杭州市调查取证:遗产的分配顺序是怎么样的
一、遗产的分配顺序是怎么样的
1.遗产分配先看第一顺序:配偶、子女、父母。子女涵盖婚生、非婚生、养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;父母包含生父母、养父母与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。
2.接着是第二顺序: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、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、养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。
继承开始后,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继承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。若没第一顺序继承人,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份额通常均等,对特殊困难缺劳动能力的,应予以照顾;对尽主要扶养
二、有遗嘱时遗产分配顺序会改变吗
有遗嘱时,遗产分配顺序会改变。我国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。法定继承有严格的顺序,第一顺序为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继承开始后,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;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,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
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。遗嘱是被继承人按照自己意愿处分个人财产的法律行为。被继承人可以通过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遗产,也可以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、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、个人。因此,存在有效遗嘱时,将按遗嘱内容进行遗产分配,不再遵循法定继承顺序。
三、遗产分配中债权人权益如何保障
在遗产分配中保障债权人权益,《民法典》有相关规定。首先,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,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。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,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。
债权人应及时申报债权。在得知债务人死亡后,债权人要尽快向遗产管理人或继承人声明债权。
遗产处理时,先清偿债务。如果继承人已经分割遗产,那么在其继承遗产范围内按比例对债务承担清偿责任。若存在遗嘱继承、法定继承和遗赠的,法定继承人先以所得遗产清偿,不足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。
若继承人放弃继承,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,此时债权人可直接要求用遗产偿还。
在了解遗产的顺序顺序是怎么样的之后,我们知道了法定继承有明确的先后顺序。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更为复杂。比如存在代位继承的情况,当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,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。还有转继承,继承开始后,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,并没有放弃继承的,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。这些特殊情况在遗产继承中并不少见。你是否在遗产继承相关事宜上还有疑问呢?如果对遗产分配顺序、特殊继承